Thursday, June 18, 2009

歷史回顧 - <第1篇> 三國演義 = 三國正史?

很多人把三演當正史,以為書中寫得皆為真、虛實不分。不過大多數人也分不清楚三國演義&三國志的差別或許有人會說這只是遊戲,沒必要斤斤計較。所以大家看看就好,當作知道些歷史知識吧。大致上收集了一下相關文章 提供給大家參考

三國演義:
作者:羅貫中名本,貫中是他的字,別號湖海散人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小說,但並不是簡單地復述三國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實,而是一部經過藝術構思和藝術加工的文學作品,它有助於我們了解封建社會的歷史。它一定程度地描寫了封建統治者之間的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場景,反映了當時某些歷史情況;暴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某些罪惡。但是,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從維護封建統治出發,宣揚封建正統觀念,同時還歌頌封建統治者;鼓吹神權思想和封建迷信,對諸葛亮等人物的才能,大肆渲染,描寫成超凡的『先知』、『天命』;提倡封建道德,特別宣揚『忠』、『義』等。

三國志:
作者:陳壽,字承祚,西晉巴西安漢(今四川省南充市)人
陳壽於四十八歲,開始著手整理三國史料,撰三國志。因魏國與吳國均有史書流傳下來,提供了不少史料;而蜀國則沒有史書流傳下來,全靠陳壽親自蒐集材料,所以三書詳略不同,魏書與吳書記載較詳,蜀書較為簡略。三國志之中,只有魏書有紀,其他蜀帝、吳帝統統立傳,這是因為陳壽身為晉的史官,晉承魏統而來,自然必尊魏為正統。不過,他寫蜀主、吳主的傳,也是以年為經,以事為緯,記事的方法與本紀毫無區別,實際上,他是把三國放在同等地位,表現了他的卓識與創見。陳壽對史實的取捨相當嚴謹,時人稱譽他「善敘事,有良史之材」,再加上行文雅潔,非後之史家所能及

以下簡略舉幾個例:
1.桃源結義︰正史並無寫到三人有結拜 只提到情若兄弟
2.溫酒斬華雄︰實華雄死於江東猛虎孫堅刀下。
3.三英戰呂布︰呂布實被孫堅擊退.. 公孫瓚沒有參加討董聯盟。
4.連環計︰無記載有貂蟬之人,三國志只寫到呂布與董卓的婢女私通。
5.過五關斬六將︰ 此五關相距甚遠 也無聯繫 虛構劇情
6.火燒博望︰非諸葛實乃劉備手筆.. 發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諸葛亮才出山。
7.舌戰群儒︰無此事 諸葛面見孫權而已..此為虛構。
8.智激周瑜︰此詩(索二喬)出於曹植之手。。。當時還未出現
9.龐統連環︰並無記載 連環是曹操之決策,龐統未曾參與過赤壁之戰。
10.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在華容道攔截曹操的是劉備,但是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11.馬騰討董卓︰馬騰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馬,不但沒有參加討董聯盟,而且還幫助董卓鎮守長安。
12.馬超興兵︰實乃背父 叛亂(至於馬騰之死,並非馬騰謀誅曹操被殺,馬超起兵報仇,而是馬超起兵反曹,所以馬騰被殺。)
13.關羽麥城凜然拒降:孫權使人勸降,關羽詐降,在城頭虛插旌旗,從別門撤退,被呂蒙算到,半路截殺之。
14.落鳳坡落鳳︰龐統進攻雒城時中箭死去,並非死於落鳳坡。
15.青龍.蛇矛︰關羽不是用刀的…歷史上關羽的兵刃是長矛…張飛的兵刃並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矛。
16.赤兔馬︰赤兔馬確為呂布所騎,但呂布戰敗後,不知去向…
17.劉皇叔劉備︰實為無稽之談..虛構劉備被獻帝稱「劉皇叔」..來表達劉備是「扞衛漢室」…和曹操是「國賊」的假象
18.粗人張飛︰其實張飛一手好書法 精通美工畫 文武全才 高碩書生形象吧?
19.諸葛三氣周瑜︰周瑜當時並未注意過諸葛亮。。。極少碰面…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至於周瑜病逝後,蜀國吊唁的代表是龐統,而不是諸葛亮。
20.氣量狹小的周瑜︰劉備評價周瑜“器量廣大”,程普評價周瑜說:“與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陳壽評價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邁、蘇東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還有很多其實與正史不相符合的地方只大致提出幾個比較知名的例子如有錯誤 敬請指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